人们对代码签名证书常见的 7 大误解
数字签名证书在当今软件分发和安全验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用户和开发者对其功能与限制存在诸多误解。本文将探讨关于软件数字签名证书最常见的几种误解,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安全工具。
首先,确保您的软件数字签名证书是受信任的CA签发的证书。常见的受信任的软件数字签名证书可以参考环度网信官网。
可信代码签名证书列表:https://www.ihuandu.com/codesigning.html
误解一:数字签名等于软件安全
最常见的误解是认为经过数字签名的软件就一定是安全的、无病毒的。实际上,数字签名仅能验证软件的来源和完整性,证明该软件自签名后未被篡改,但并不能保证软件本身不包含恶意代码。恶意开发者完全可以对自己的恶意软件进行签名,使其看起来"合法"。
数字签名类似于信封上的蜡封——它能告诉你信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被打开过,但无法保证信件内容本身是否友善或真实。
误解二:数字签名之后,软件不再被杀毒软件查杀
这个误解是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很多用户申请数字签名证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杀毒软件对自己开发的软件、程序等误报问题。
这里可以非常明确的说,数字签名证书并不能解决您的软件被杀软误报,如果您的软件本身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仅仅是杀毒软件本身的错误查杀,您可以咨询环度网信官网的工作人员,基于大量客户遇到的问题,环度网信有一些相关的经验积累,或许对您申请杀毒软件解除对您软件的误报有一定的帮助。
误解三:所有数字签名都具有同样的可信度
许多人认为所有数字签名证书提供相同级别的安全保障。事实上,数字签名证书分为不同类型和验证级别:
个人验证证书:仅验证自然人申请者相关信息
组织验证证书:验证公司或组织的存在
扩展验证(EV)证书:需要更严格的身份验证流程
EV代码签名证书通常会让软件在操作系统或浏览器中立即获得微软SmartScreen信任,减少系统对软件的警告和拦截,展示出更明显的信任流程,提供更高的可信度。
误解四:数字证书永久有效
数字签名证书都有有效期限,通常为1-3年。过期后,该证书便不能再用于签名,如果您有新的软件或者版本需要签名,那么您的数字证书也需要相应的进行新申请或者续期。
误解五:签名后软件永远可信
即使软件被正确签名,如果签名者的证书后来被发现与恶意活动有关,或被证书颁发机构(CA)撤销,所有使用该证书签名的软件都可能受到影响。
误解六:数字签名只需做一次
软件开发是一个持续过程,每次软件更新或发布新版本都需要重新进行签名。旧版本软件的签名对新版本无效,因为新版本的软件的代码在旧版本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修改,因此需要重新签名。
误解七:自签名证书与CA签名证书效果相同
虽然技术上都可以创建有效的数字签名,但自签名证书(开发者自己创建而非通过受信任的CA获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重大区别:
自签名证书不会自动被操作系统或浏览器信任
用户会看到更强烈的安全警告
缺乏第三方验证签名者身份的机制
对于公开发布的软件,使用受信任CA颁发的证书至关重要。国内企业可以通过环度网信在线申请全球可信CA颁发的软件数字签名证书。
结语
理解数字签名证书的真实功能和限制对于开发者和最终用户都至关重要。数字签名是软件安全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但它不是万能的安全解决方案。明智的做法是将其视为多层安全策略中的一层,与其他安全措施如反病毒扫描、沙箱运行和行为分析等结合使用。
开发者在发布软件时应选择适当的签名证书类型;用户在安装软件时则应学会解读数字签名提供的信息,同时保持其他安全措施的运行。只有这样,数字签名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